便利店快卷不动了:下沉市场难突破

原标题:便利店快卷不动了

便利店真的卷不动了。

今年上半年以来,便利蜂陆续将一部分门店进行“临时关店”处理。但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不少城市的便利蜂门店迟迟未能重启,关店、撤店不在少数。

对此,便利蜂方面回应新消费日报称:“不存在关店潮,此前的冬眠门店正逐步复业,缺货问题已经解决。”

日前,新消费日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面临困境的便利店并非只有便利蜂一家,同样扎根北京市场的多点也在大量关店。

背靠物美的多点便利店,并未因地理优势先一步占据市场,而是在试水便利店模式后,大幅收缩。同时,2018年前后崛起的苏宁小店、京喜便利店等品牌们,已经所剩无几。

显然,曾疯狂跃进的便利店行业正逐步进入“调整期”。

便利蜂回应“关店潮”:是在“冬眠”,部分门店已经复开

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曾提出开展“万店计划”,预计到2021年门店数将突破4000家,2023年将达到1万家。

不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便利蜂全国店铺数量为2800家。

便利店快卷不动了:下沉市场难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便利蜂内部又提出“冬眠计划”,即公司会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让部分门店、运营、供应链板块暂时“静默”,减少损失。

实际上,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据多家媒体报道,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家门口的便利蜂已经关门,无锡、青岛等地的便利蜂门店贴着“今日暂别,重逢有时”的公告。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有些便利蜂经常缺货。

近日,关于便利蜂“关店潮”的报道再次引发业界讨论。

对此,便利蜂方面回应新消费日报称,今年上半年便利蜂采购、生产、运输、门店运营等环节受困,为集中人力、物力确保大部分门店的良好运转,3月,便利蜂选择临时关闭少部分服务力偏弱、消费者需求度较低的门店。“目前这些冬眠门店已经开始逐步复业。大幅关店传闻的背后系社交媒体个别账号索要公关费不成,而恶意造谣、散播。”

便利蜂相关人员表示,在推进冬眠门店复开的同时,便利蜂一些新店即将开业。“冬眠门店重开时,我们的房租甚至比疫情前更为便宜,根据情况及时闭店,等待更好时机和条件复开,这正是数据决策的优势。”

此外,便利蜂方面进一步表示,“便利蜂刚刚完成法人增资,当前账户资金充足。除了恢复冬眠门店,新店开业计划也在稳步推进。”

此外,针对“一线城市门店缺货问题”,便利蜂方面告诉新消费日报,由于物流稳定性受损,导致北京个别品类无法按时抵达相应门店,“目前,该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便利蜂怎么了?

不过,在郑州做便利店的马先生有自己看法。

在他看来,便利蜂的选址和战略定位存在问题,郑州很多门店都是今年1月开门,6月就宣布闭店,在房租、装修等费用将近100万元的情况下,负亏闭店。“以便利蜂在郑州的大量社区店内投放的不眠海项目为例,由于周边社区对咖啡的需求并不旺盛,机器投放的意义不大。”

2018年前后,便利蜂曾借助资本以及鲜食、网红品类的加持,实现便利店行业的“弯道超车”。

此前三轮融资中,便利蜂累计募集资金已达15亿美元。融资消息传出后,便利蜂称已实现北京地区门店的整体盈利,并会在2020年底达成全国整体盈利,但2020年5月后,便利蜂再无新的融资消息更新。

由于迟迟无法获得外部资金输血,便利蜂的日子也过得更加“精打细算”。

“重点扩店时,整个公司都很狼性,KPI压得很紧,选址压力大。有时为了抢一个门店,就不会考虑很完整。”便利蜂离职员工张晓杰对记者表示,便利蜂虽然不断强调数字化管理,但更多是针对员工,而不是公司发展。

不过,张晓杰也承认,并非所有的“冬眠”门店都不能重启,只是由于物流不畅,导致货品不充足,以及门店服务人员招聘困难等。

“便利蜂严格的考核制度让招聘一直是难题,累又赚不到钱,员工流失问题严重。”张晓杰表示。

据多位便利蜂员工介绍,除了年终奖未能发放等操作外,便利蜂在对外招聘时,会不断压低缴纳社保的基础工资,克扣员工。“对于一家零售企业,却很难打造出凝聚力强的团队。”

零售行业分析师凌飞宇认为,店长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优势,但便利蜂前期扩张太激烈,尚没有精力去打造一个成熟的店长培训体系。

“在便利店行业整体面临瓶颈时,便利蜂由于缺乏独特性,很难独善其身。而2021年下半年以及2022年初线下零售行业困难,造成了便利蜂如今的尴尬处境。”凌宇飞对记者表示。

便利店热冷却 下沉市场就是突破点?

近些年,本土便利店曾一度进入发展的“跃进期”。

以成立于2011年的全时为例,一直被视为北京市场内资711。2017年,全时曾提出“百城百万”计划;2018年,全时已经拓展至北京、南京、天津、长沙、成都等多个城市,门店数近800家,仅在北京就有400多家门店,成为了北京便利店市场的头部品牌。

另一个例子就是便利蜂。2018年前后,便利蜂完成了A轮、B轮融资。在高瓴和腾讯的资金支持下,便利蜂在投资北京7-11鲜食合作工厂“呀咪呀咪”,又在华北和华东投资了多家鲜食工厂,并天津建立了第三个鲜食供应基地。

公开资料显示,7-11在日本区域鲜食占所有商品销售额的50%,鲜食与牛奶乳饮等日配商品占毛利的60%,全家也曾被爆出鲜食销售额占比达到60%,这也是便利店行业主要盈利来源。而彼时便利蜂称其鲜食和自有品牌的营收占比基本与三大日系便利店持平。

但目前来看,短期内便利店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便利蜂在营门店仍保持鲜食高占比布局。但品类换代节奏并不快,与711的差别也不大,独特性较差。这也导致便利蜂无法通过品类在与其他头部便利店的竞争中建立壁垒。

同样,苏宁小店曾希望学习鲜食供应体系,进入便利店领域,但最终在供应链、资金等多重问题下,选择了关店。2020年,全时便利店北京、天津、成都的门店已全部打包出售给了山海蓝图,而华东、重庆两地的便利店由外资便利巨头罗森接手。

“全时便利店曾是北京市场规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但由于重资产模式直接导致门店运营负担过重”,凌飞宇认为便利蜂并没有吸取这一教训。

此外,在没有价格优势、品类优势的情况下,行业在内部竞争之余,还要面对新消费品牌的挤压。

照理说,每年夏季,都是便利店饮料、水品消费旺季。为了迎合消费需求,便利店往往会提前更新饮料品牌,提前扩张冰柜区域。

但从去年开始,不少便利店开始出现旺季不旺的局面。即使进入夏季,客流高峰也仍是早餐、中餐两个时段。这一变化也折射除便利店行业热度的衰退。

便利蜂和711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情况在新茶饮品牌、各大咖啡品牌崛起后愈发明显。“尤其是蜜雪冰城、茶百道、本宫的茶以及瑞幸等中低价位饮品品牌的夹击下,写字楼内的白领们更倾向于点一杯外卖,而不是到便利店内消费。”

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曾对记者表示,便利蜂等本土便利店崛起于北京市场,但北京市场是一个不太适合开便利店的城市。“其一北京马路太宽,店铺也不容易找;其二,很多单位提供早餐,客群都很挑剔。便利店讲规模,不是讲分散的规模,要的是有利于集中高效率配送的规模。所以,如果一个地区达不到规模,又没有跨区域管理的有效经验,就不要跨区域。”

实际上,不少便利店也在积极求存。目前,711、罗森都在探索下沉市场。

前罗森中国副总裁张晟曾透露:“疫情期间,罗森华东地区门店业绩实现了30%的环比增长,其中三四线城市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一二线城市。以苏州下辖县级市张家港为例,罗森社区便利店的销量同比增长近80%,而上海门店同比增长幅度仅为10%至20%左右。”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2021年,罗森每年的门店增速分别为37%、20%。

但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便利店其实很难成为全国普及的业态,711、罗森的下沉市场探索仍存在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kk数码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kz.net/34403.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