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新视界》深度报道组 凤凰网科技
华为面对的是一个群雄混战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有传统车企带领的新能源品牌,后有造车新势力的突围,如今的新能源市场已经形成了一种“多方混战”的竞争格局。
各家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卯足了力气。一汽集团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红旗品牌将累计投放28款产品,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品15款,销量将达40万辆,占整体红旗品牌销量40%以上;造车新势力们从高端车型杀入中低端,推出15~22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继续抢占蓝海市场;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也纷纷推出多款车型,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2021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1.3万辆、179.9万辆,同比增长近2.5倍,比市场整体增速高出0.5倍,部分高端车型达到月销1万辆的水平。
而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平台统计,截至2020年底,国家监管平台已经累计接入新能源汽车超过406.7万辆,中国累计注册整车企业429家,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整车企业达到287家。
不可忽略的是,对传统车企来说,在智能汽车时代其技术能力或许远不及造车新势力们,尤其当自动驾驶技术越来越多的考验汽车的芯片能力、激光雷达能力、V2X车路协同以及高精地图等各方面的能力时,传统车企便不得不落于人后。
而对新势力来说,传统汽车的制造能力也是其无法比及的,如蔚来最初则凭借江淮汽车进行合作代工生产,完成新能源汽车的制造环节,后期江淮方面还特意为蔚来在合肥新建一座工厂,其代工生产费用也成为江淮汽车的营收之一。
华为连同车企的抱团取暖,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但随着入局者的不断增加,也在导致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良莠不齐,长此以往或许还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而拉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好感。
不管是驱逐还是被驱逐,华为想要成为车企“灵魂”的规划,亟需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kk数码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kkz.net/10567.html